(闻婷,女,25岁、教师)
我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家里生活困难,从小就得省吃俭用。别人吃荤菜,我只能吃素菜;别人穿漂亮整齐的衣服,我一套衣服穿三季。虽然在家的时候,我也是这样过的,可上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自尊心也越来越强,不离不弃,远离悲观失落篇,开始拿自己和同学比较,我感觉自己长得难看,反应迟钝,而且家贫……更令我接受不了的是,我感觉同学们不愿同我说话,即使我主动,别人也不愿理睬我,我开始减少和同学们的交往,原本就不爱说话的我,变得更加孤僻了。
但我还是有好朋友的,她就是我的同班同学晓琼。晓琼的父亲和我的父亲关系特别好,有了这层关系,两个孩子自然就比较亲近,形影不离。晓琼开朗活泼、漂亮又聪明,跟班里的同学都要好,这令我很羡慕,也很欣慰,因为晓琼把我也当作好朋友。这样,尽管我比晓琼大三岁,但我凡事都听晓琼的,我甚至曾一度觉得我的生活中,晓琼是惟一的亮色。
转眼就初中毕业了,晓琼考上了地区师范学校,我考上了县职业中学师范班。好朋友分开了,我很难过。看着好朋友去的是国家承认学历的地区师范学校,我的心里又非常羡慕。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到学校当老师。到学校后,我发现晓琼也分到了这个学校,还是同一宿舍,这让我喜出望外。
因为我很珍惜这个朋友,再加上我内心的自卑感,使我在晓琼面前,总感觉底气不足。我生怕晓琼瞧不起自己,于是我常常主动与晓琼接触,有事没事都跟她搭话,有时甚至到了巴结的地步。然而,这些行为,只能令晓琼渐渐觉得别扭。一天晚上,我在床上躺着,看见晓琼批改作业很累,就讨好地为她捶背。晓琼正批得心烦,便把我推开了。倒退了几步的我站在地上半天没动,脸色阴郁。在我的心里,朋友对我似乎有了变化。此后,晓琼的每一个眼神、举动都牵动着我的神经。我觉得晓琼的每一个动作都另有深意,都与我有关……
我开始憎恨这个朋友,我无法原谅晓琼对我的哪怕一丁点的歧视。此时,我心里的怨气就像不断膨胀的气球,等待着爆炸的一天。
3月16日,校长让学生给老师提意见,学生们大大赞扬了晓琼,却不客气地尚面对我提了许多意见。第二天大早,我对晓琼说:“咱们今天别出操了。” “你怎么那么懒,你去我自己去的。”晓琼已坐了起来开始穿衣服。我跟着坐起来,盯着晓琼。晓琼开始穿袜子了,我看着晓琼把黑色的绒袜套在了白嫩的小脚上,便突然伸手抓起床边的铅球,向晓琼的后脑砸去。
幸亏晓琼听到风声,脑后一扁,铅球砸在了她的肩膀上,她忍住痛站起来,用手指着我大喊:“你想干嘛,你杀了我,你也要赔命,你、你为什么要这样?我哪点对不起你,你是不是变态啊,快把铅球放下,不然我要喊人了。”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忽然清醒过来、我这是要杀人啊!想到杀人后的后果,我脸色苍白,全身一软坐到了地上……
专家点评
让我们沿着闻婷的的心理轨迹,来看看闻婷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首先是“全或无”思维方式。与情绪零距离:认识情绪,持这种思维模式的人看亊物,认为要么全好,要么没有一点好,所以也叫“非黑即白”型思维。她由自己的某一点的不如意,就认定自己一切都不行,于是便自我否定、极度自卑,并总是担心受到伤害。为了不让自己受到伤害,就把自己包裏起来,很少说话、交往,逐渐地形成封闭型人格障碍。如果遇到一个接纳她的人,就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对她形成非常强烈的依赖,把自己的整个人生意义都建立在她的身上,把她的喜怒哀乐、好恶标准当成自己的,并希望自己的这份依赖得到对方的认同,而不是讥嘲。一旦对方不再给予自己这种可靠的依赖,就会对其心生怨恨,乃至铤而走险,欲置对方于死地。
她对晓琼正是这种依赖人格的表现。幸亏晓琼反应快制止了这场悲剔。这也告诉人们,有亲密的朋友当然是好亊,但朋友之间相处并非可以毫无顾忌,为所欲为,虽然可以轻松随意,但也要照顿到对方的情绪,以免不怛伤了慼情甚而发生悲剧,因为朋友一旦反目也许会是最危险的对手。试想假如晓琼能考虑到她的心理变化,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可能厄运也将避免。
总之,通过闻婷的教训,人们应该认识到,友情诚可贵,依赖不可取。无论是依赖别人,还是别人依赖,都不如自立、自强、自信。
相关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