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热门关键字:  
  • a
  • b
  • c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内容

我总怀疑自己是同性恋者——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困惑(十五)

2012-03-01 22:24:52      来源:向日葵网 点击:

(赵媛,女,22岁,大学生〉

我老早就怀疑自己是同性恋者。
我的青少年时代是这样的不幸,以至将自卑、怯懦等不良的性格带进了大学。可是我的事还没有完,每当对某一个女生产生了一点那种情绪时,我便无比痛恨自己。还好,大一相安无事地过完了。其实,为了矫正自己,我作过不少努力,还开始交男朋友。请相信,我绝不是想欺骗别人的感情,我是想培养对男生的兴趣。否则,这辈子该怎么过?
到了大二,又一次令我痛不欲生的打击深深地刺伤了我的心。别让坏心情出卖了你的健康,一个叫洁的女孩闯入了我的心里。认识洁是在排球场上,那时洁是我们系请的排球教练。初见她,感觉她是个气质独特、个性鲜明的都市型女孩,赤黄短发,有一股外国人的味道,实在是很与众不同。由于我是队长,她便不停地叫我的名字,告诉我该怎样怎样做。那声音突然一下子触动了我的神经末梢,我紧张不已,心在颤抖。以往的比赛,我哪里有这样的紧张?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既盼她来又怕她来。她不来,我有点失落,而她来我又怕自己会紧张。比赛终于完了,虽然我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却失落到极点,因为我知道以后再没有跟洁接触的机会了,心烦极了!苦闷极了! !
有一天晚上我为一件事终于有机会再次见到了洁。见到她的那一刹那,我明显地感到了自己的心在跳,不过只跳了几下。看着洁那清秀的脸庞和前卫的外形我说话都有点语无伦次了。短短的谈话很快结束,洁的果断、坚定更让我欣赏她,心中的兴奋持续了很久。以后再见到洁,也只是在路上偶尔碰到,她时而会微笑一下跟我打招呼,时而似旁若无人,让我捉摸不透,情绪也很低落。在一个周末家中无人的时候,我大哭了一场,疯狂地发泄了一番。我不停地问苍天:“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这不是我的错,根本不是我的错! ”
大约就在那时候起,有个叫斌的男生开始追我,他是洁的同班同学。不知是出于什么动机,我答应了他。周末我和斌一起去郊外登山,逛公园,吃零食,欣赏大自然的美妙风景。那种恬淡自然的感觉很令人愉悦。和他在一起时,我觉得越来越动心,当他拥抱我的时候,我根本不会觉得烦。当我和斌都很激动的时候,只觉得自己也很冲动,我还得费很大的劲来抑制自己,千万不要犯什么错误。
有一天晚上上本级的公选课,我与寝室的一位女孩子坐在一起。快上课时洁也来了,就坐在我旁边。本来没什么的,可我担心自己会紧张会脸红。果然,我的脸越来越热,我真怕会被她们两个看出什么端倪来。洁肯定什么都不知道,可我担心旁边这个细心的女孩会感觉到什么,虽然她什么都没说。此时我的心又开始痛苦起来,莫非我是一个顽固的同性恋患者?莫非我要真的一辈子叫人看不起……
 
专家点评
听完媛媛讲的故事,我觉得她已走入了一个心理误区。很显然,她可以交男友,也有相应的感情与生理沖动,完全是个异性恋者。可为何她老认为自己是个同性恋患者呢?她的问题是:
1.乱贴标签。学会及时排解压力,人在青少年时期,往往会产生偶像崇拜的心理,即在心目中树立一个或几个至高无上的偶像,对之尊崇喜爱备至,并力图加以学习模仿。这种偶像可能是同性,也可能是异性,可能是年长的,也可能是年近的,可能是遥远的,也可能就是自己生活周围的。比如她第一面见到洁,觉得她的气质不凡,性格魅力夺人,与自己向往的女性人格模式相吻合,于是生出了赞叹喜爱之情、这本是一种正常自然的心理现象,可她却将这种尊敬与爱慕混为一谈,给自己贴上了 “同性恋”的标莶。
2.错记“心理账”。一旦给自己贴上“同性恋”的标鉴,她在随后的生活中就开始反复验证此类事,总关注着自己是否为同性恋。人是有感情的,她也不可能在任何时候对同性都不产生一点喜爱之情。然而由于“验证心理”的作用。她会把任何有关自己喜爱同性的蛛丝马迹,都立刻记在“自己是个同性恋,的“心理账”下。这样越疑越像,越像越疑。
3,反复强化。由于担心无法正常地生活,也担心成了同性恋后被人看不起,她对同性恋异常恐惧。于是一旦与自己喜爱或感兴趣的同性相处时,她会担心自己会有“同性恋”的表现及被人看出,自然会脸红心跳,紧张不已。这种紧张一方面成了她自我怀疑的证据、令她更加紧张不已;另一方面又会成为生活中的强剌激,令她还有一种“向往感”。这就如同许多人怕看恐怖电影但又禁不住想看这类电影一样。如此一到与有关同性接触之时,她就立刻将意识的焦点集中于此,紧张兴奋。
4,阻抑正常体验。对同性恋问題的过分关注和紧张恐惧,往往抑制了像媛媛这类人与异性的正常交往交流,或者虽有交往,却由于心不在焉或老想验证什么,使得她无法从异性那里获得正常的情感体验,产生不了与异性进一步的亲近感和投入感,于是她更加怀疑自己是个同性恋患者。
其实,媛媛不是同性恋患者,而是“同性恋恐惧症者”,是一种惧怕自己是同性恋的心理病。因此只要她不再为此担心恐惧,而是正常地生活和交往,一切都会慢慢地正常起来。

相关文集:

心理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