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已经10岁了,虽然她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她却天天愁眉苦脸,还经常抱怨:“我讨厌学习! ” “我太胖了,难看死了 ! ”
玲玲不喜欢与同学交往,也不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心理学的领域,她经常说:“这一点都不好玩,我才不想参加! ” “做这种事情有什么意义呢?”
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玲玲起床发现天气阴沉沉的,就开始唠叨:“这么差的天气,有什么好玩的?”妈妈说:“天气预报是阴转多云,一会儿就会出太阳的。”但是,玲玲却根本听不见妈妈的话,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当然,那次春游也没有玩好。
前两年,玲玲的爸爸得病逝世了,从此,玲玲总是闷闷不乐。
今年,妈妈又下岗了,家里就更加困窘了,玲玲一下子就觉得掉进了冷库,觉得老天对自己太不公平了,似乎什么事都不顺心。
玲玲的妈妈说,孩子在家里也是不开心,口头语就是“生活像一锅没味儿的白菜汤”,跟小大人儿似的,看上去很深沉,与她聊天时,她总是说:“你烦不烦呀?”那口气和神态就跟大人似的。
妈妈由于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自己的身上,整天忙于工作,也无暇顾及玲玲的情绪。但是,眼看着孩子越来越消极,心里也是很着急。
心理专栏
积极的人生态度决定着人的未来。积极的人生态度总能令事情变得更加顺利,而消极的人生态度总能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与成人一样,孩子的情绪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孩子对那些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或对象,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对那些无法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一般来说,孩子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的时候并不多,但是,这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比如,“我很没用,我是一个废物”这容易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从而无法做好每一件事情。“我很丑”则容易让孩子无法悦纳自己,对人生失去信心。
乐观是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有希望而又不断进取的个性特征。悲观则是孩子对未来缺乏信心,缺乏希望而又不想进取的个性特征。乐观的性格是孩子应对人生中悲伤、不幸、失败、痛苦等不良事件的有力武器。如果孩子无法乐观地面对人生,则会使孩子意志消沉,对前途丧失信心,而且会损伤孩子的身体健康。
专家建议
如果孩子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心灰意冷,消极面对,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就会进入恶性循环,使孩子一生都挣扎在消极中,因此,家长应该发挥作8用,把孩子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建议1:引导孩子摆脱困境
每个孩子总会碰到不称心的事情,即使天性乐观的孩子也是如此。心理学的方法,当孩子遇到困境时,父母要多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闷闷不乐,父母无论自己多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交谈,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随遇而安,鼓励孩子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不要尽往消极的方面想。
家长要积极寻找孩子消极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比如,如果孩子是因为失败而消极,父母可以寻找一些孩子的成功事件来鼓励他;如果孩子是因为长相而消极,父母可以寻找一些长相一般而成绩优秀的人来鼓励他,还可以告诉孩子,人的容貌虽然是吸引他人的魅力因素之一,但是,更重要的却是学识、修养、人格等内在美。
只要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把心中的烦恼说出来,烦恼很快就会消失。当然,父母也可以帮助孩子克服一些困难,教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来保持乐观的情绪。这些是促使孩子摆脱消极情绪的好方法。
建议2 :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
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如果家长们经常在家里抱怨这抱怨那的,那么,家长的消极语言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孩子在一个充满抱怨和不满的环境里也会习惯于用消极的语言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如果这种方式形成习惯后,那么,孩子遇到各种问题时都会习惯于用消极的方式来面对。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首先要做一个乐观的人。每个父母在工作、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困境,父母如何处理困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做法。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避免流露抱怨、不满等消极情绪,而是要用快乐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则,在面对困境、挫折时能保持自信、乐观,备发向上,孩子也会受父母的影响,在遇到困境时,乐观地去面对。
平时,父母应该多向孩子灌输一些乐观主义的认识,让孩子明白,令人快乐的事情总是永久的、普遍的,一旦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那也只是暂时的,不具普遍性,只要乐观地对待,生活是美好的。
建议3 :允许孩子自由地表现悲伤
孩子在遇到困境时,往往会表现出悲伤的样子。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自由地表现悲伤。如果孩子在哭泣的时候,父母要求孩子停止哭泣,不让孩子表现出软弱,孩子就会把心中的悲伤积聚起来,久而久之,反而造成孩子的消极心理。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情绪发泄对维护心态平衡具有积极的作用。当一个人在遭遇到挫折或者感受到不愉快时,让他能够不受压抑地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减轻他心理上的压力。因此,对于孩子表现出悲伤或软弱,父母可以不去劝阻,让孩子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只要孩子发泄够了,他自然会恢复心情的平衡。
当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应该及时安慰孩子,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从而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建议4: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
乐观的孩子往往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悲观的孩子则往往觉得没有希望。因此,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
希望教育是一项细致的工程,需要父母能够及时地感受到孩子的沮丧和忧愁,帮助孩子驱散心中的阴影。
平时,父母要多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鼓励孩子想象自己的美好未来,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只要孩子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孩子必定会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事情。
建议5: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可以使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来。一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广泛地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增加知识,升华思想,阅读的可以是伟人的故事或者童话、小说等文学作品。另一方面,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如带孩子到邻居家串门,邀请其他孩子到家里来玩,让孩子多到同学家去玩等。
另外,父母可多搞一些活动,如带孩子外出游玩,也可让孩子做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利用废物制作小作品,通过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千万不要等孩子长大以后才去调节孩子的消极情绪,因为孩子长大以后,消极情绪会更加严重。因此,父母应该从小就把孩子培养成积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