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孩子叫彬彬,考试从来都是班级的倒数第一。每次,发试卷的时候,老师总要讽刺地对他说:“难道你真的是笨蛋?每次都是考倒数第一!”
父母看到试卷后,也是不断地叹息:“这孩子真的是太笨了 ! ”后来,这个孩子发现自己考50分是倒数第一,考70分也是倒数第一,反正都是倒数第一,那干脆考试时什么也不写了,自己省事,老师也省事。
结果,他真的这么做了。再考试的时候,他就坐在那儿玩,一个字也不写,一道题也不做,老师和家长拿他没办法,他的名字也被同学改称为“笨笨”。
渐渐地,彬彬越来越乖张,不听老师的话,不听父母的话,总是我行我素,还经常逃学,旷课。父母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
心理专栏
彬彬之所以被同学们称为“笨笨”, 角色定型 ,主要是因为他屡遭失败,加上成年人对他的批评,总骂他笨蛋,让他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成了人们眼中真正的笨蛋。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它能够驱使人接近自己所喜欢的对象,驱使人对事物进行钻研和探索,从事创新的、有趣的或个人爱做的事。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因此,往往比较容易取得成功和成就。
现在,许多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包括成绩较好的学生,孩子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除了懒散外,还有很多,如学习形式单调,学习时间过长,遇到难题无法解决等。求知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而追求快乐又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因为求知而被剥夺了快乐,在苦学的状态下学习,缺乏认知的需要,他们便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专家建议
学习没有兴趣,不爱读书,这种情况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这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家长教养都有关系。因此,让孩子爱上学习不仅需要家长的帮助,更需要家长耐心地引导。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爱上学习呢?
建议1 :保护和诱导孩子的学习兴趣, 创新的思考方法 。
孩子在刚从事某一项活动时,总是全身心投入的,而且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因为他们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如果父母对孩子所做的事情,动不动就是一口否定,“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会?”这种态度对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肯定有很大打击。
有些父母甚至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对别人说:“我这孩子窝窝囊囊的,学习也不行,不爱说话,这辈子算完了。”父母说起来很随意,但却是为孩子贴上了不好的标签,对孩子自尊和自信的杀伤力是致命的。
因为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比较有权威的评价者,孩子往往依靠父母来知3二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从父母那里获得关于人和人生的认识。父母说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笨。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不假思索地否定孩子,孩子的学习兴趣就会随之消失。
人是一种喜欢被别人爱、被别人理解的高级动物。心灵如破璃般透明易碎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呵护与欣赏。对孩子来说,重要的是具有自信、自爱的精神,这种精神像植物的根一样,扎得越深越广,结出的果实也就越大。所以,父母给予孩子信心和信赖,非常重要。
因此,父母不管孩子最终完成的结果如何,都应以真诚的语气鼓励孩子:“你做得很好,不过我有一个建议……”这样不仅能鼓励孩子的积极性,而且也使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从而会使孩子保持这种学习兴趣。
建议2 :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中国现代教育总是强调:“一切为应试而教,一切为应试而学。”在应试教育下,分数是衡量孩子学习状况的一个重要依据,于是,许多父母总是喜欢盯着孩子的成绩单,考试得了多少分是他们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标准。无怪乎许多学生经常这样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
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身为父母,千万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责的兴趣与好奇心。绝对不能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更不能让孩子有以此为荣辱的意识。”
确实,孩子往往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是无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的,因此也就无法对此产生兴趣。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曾经就父母对孩子责备时的不良态度作了分析,并把父母们最容易出现的不良语言和态度列举如下:
不雅名词^傻瓜、骗子、不中用的东西。
侮蔑^你是世间的垃圾。
非难^又做这种事情,真是个坏孩子。
压抑^不要说了,难道你听不懂妈妈的话吗?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威胁^妈妈不理你,不照顾你了。
央求^求求你不要再做了,行吗?
贿賂^如果你得了一百分,我就买自行车给你。
挖苦^竟然做出这种傻事,好聪明啊!
对于一个学习有困难或者学习没有兴趣的孩子,父母不要老是说他笨,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最好的办法是先让孩子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当孩子做得好时,父母更应适时表扬,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然后,父母再调整作业的难度,让孩子一步步完成作业。
建议3:鼓励孩子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能够使孩子保持一定的兴趣。父母要指导孩子学会自我激励。首先,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比如每天学习时间增加到一小时;其次,父母要指导孩子学会自我暗示,比如,教育孩子经常对自己说“我对学习很有兴趣”,“我一定能成功”等;再次,父母要指导孩子怎样摆脱消极情绪。比如,孩子因为怕学习失敗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父母就要鼓励孩子树立信心,同时降低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有意义和活动,用行动来消除这种恐惧的情绪。
建议4:激发孩子的其他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发育不够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因此表现出幼雅、好奇、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具有偶然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因此,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到郊外去游玩,多让孩子涉猎各种各样的书籍,增加他们的知识二面,培养广泛的兴趣。父母要帮助孩子安排好学习时间和课外活动的时间,不要强迫孩子一直学习,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鼓励孩子学唱歌、画画等。事实证明,孩子的兴趣越广泛,学习兴趣也会相应增加。
建议5:指导孩子学习方法
如果孩子是因为学习因难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父母就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找到困难的原因,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父母可以向老师请教,跟孩子讨论,分析孩子的主要问题在哪里,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如果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会做作业,父母就要指导孩子上课认真听讲,让孩子把握好听讲的技巧;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选择重要的内容,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在每周给孩子两篇长文章,让他把长文章缩写成短文章,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把握重点内容。
父母还可以跟老师商量,选择与自己孩子有交往基础的、学习成绩较好、又愿意帮助别人的孩子做自己孩子的“小老师”。家长甚至可以与孩子一起到“小老师”家向“小老师”的家长作出保证:自己先学,不懂再问,不给小老师增加过多的负担。
总之,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要再训斥甚至打骂孩子了,这样反而会形成恶性循环。而是要在辅导孩子学习时,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
如果孩子有较严重的学习困难综合征,父母可以求助心理医生检查评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用科学的方法来矫治。
家长要实事求是地看到孩子的微小进步和优点,并及时地肯定孩子,这会使孩子有成就感,从而逐步提高学习自信,由“厌学”转变成“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