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热门关键字:  
  • a
  • b
  • c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内容

二章1节 饮食习惯与性格

2012-02-12 21:11:24      来源:向日葵网 点击:

当我们心里高兴的时候,比如得到恋人的关爱,会觉得心里“甜滋滋的”;当我们被别人冤枉,受到委屈,心里就感到“酸溜溜的”。
其他诸如“蜜一样甜”、“黄连一样苦”等。为什么我们能够用食物的滋味来形容自己的内心感受呢?其实,饮食与心理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的饮食结构也可以造就人们特定的性格。一个人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一方面是个人的偏好,但是深层地讲,与其性格特征是密切相连的。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中看出这个人具有哪些性格。英国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饮食喜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心理是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的。


喜欢吃甜食的人性格温和。喜欢吃甜食的人,其性格往往是比较温和的,在性格上多属于“黏液质“型。他们为人比较谨慎和保守,不轻易冒险。如上海、江浙等地区的人都是比较喜欢甜食的,而其性格特征也大都是温和型的,我们经常津津乐道的“上海好男人“其实就是被甜食滋养出来的。上海男人既会挣钱又精于家务,不足之处就是缺少那么一些男子气概。

 

喜欢吃辣的人脾气火暴。四川、云南、湖南等地的人一般都喜欢吃辣,而且性格也往往像红辣椒一样热情大方,但是脾气也是很火暴的。泼辣的个性是嗜辣的人的主要特点,他们在性格上多属于“多血质”型。这类人很豪爽、讲义气,但却是不能轻易招惹的,发起火来很吓人。


爱吃大米的人容易自我陶醉。喜欢大米的人, 一般喜欢自我陶醉、孤芳自赏。虽然对一些人或事能够处理得很好,比较通融。但却缺乏互助精神。


喜面食的人意志不坚定。喜欢吃面食的人,往往口齿伶俐、能说会道^夸夸其谈,做事时不善于考虑后果及其影响,而且这类人的意志往往比较薄弱,做事容易丧失信心。


喜油炸食品的人喜欢冒险。喜欢油炸食品的人比较独立,有探险精神,心怀干一番大事业的强烈愿望,缺点是受到挫折后容易灰心丧气。例如美国人,他们的食物以油炸食品居多,他们喜欢新东西,喜欢刺激,不喜欢依赖别人,也不喜欢别人依赖他们,并且格外看重成功的价值。


喜清淡食品的人喜欢交际。喜欢清淡食品的人往往比较喜欢交际,善于接近他人,希望广交朋友,因为他们不愿意单枪匹马,认为朋友越多越好。


我们不仅能够从一个人在饮食方面的喜好看出其性格特征,甚至从其饮食仪态,即在餐桌上的一些举止行为,也能了解到这个人的心理特征。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爷人在饭店吃饭,要了一些酒菜―但是他吃完后,却发现自己忘了带钗。便对店老板礼貌而又充满歉意地说:“老板,真是不好意思,今天出来,一时糊涂忘了带钱,政曰我給您送来可以吗?“

 

店老板连声说“不碍亊。不碍亊”,并恭敬地把他迸出了门这个过程被一个无赖看到了,他也进饭店要了酒菜,吃完后也学着刚才那人的模样摸了一下口袋,然后对店老板诛:”走板、真是不好意思,今天出来,一时糊涂忘了带钱,政0我给您送来可以吗?”


谁知店老板却一反常态,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他衣服不可无赖不服,说:”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赊账,我就不行?”


店老板说:“人家吃菜、喝酒,斯斯文文,吃罢掏出手绢揩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而你吃起来狼吞虎咽‘酒劲上来还脚踏板凳,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揩嘴。分明是个居无定所、食无定餐的无赖之徒,我岂能饶你!”


一席话说得无赖哑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狈而去。


一个人的吃相^完全把他的身份暴露了出来,可见饮食仪态与一个人的性格心理是有密切关系的。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把一个人的饮食仪态与其性格特征联系起来比较,就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


例如,有的人特别注重餐具的整洁,进餐时要有食物的残渣掉在桌上,他也会拣起来放在用过的盘子里,这种人比较爱干净,而且懂得尊重别人,不愿意给别人造成麻烦。


有的人在吃饭时会边吃边和人说话,而且会一直唠叨个不停,他们急于跟人交谈,以至于来不及将食物吞下肚。此类人应该是急性子,办事急躁,难免让人感到咄咄逼人而心生反感。


有的人在喝汤或者咀嚼食物的时候,往往会发出很响的声音,这种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好人缘,性格是比较孤僻的。如果一个人进餐时小心翼翼,生怕弄出什么声响,这种人的性格可能会比较腼腆或者孤僻,也可能是因为心情不愉快。


有的人在匆匆进餐之后就立即走人,对别人为其准备食物所花的时间和心思漠不关心,这样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想法与感受并不关心。


如果当食物端上来,在还没有品尝的情况下,就餐者就匆忙地往食物中乱加调料,这种人通常喜欢冒险,也因此而显得做事有些草率。


总之,饮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这都是人们的深层心理几千年在日常生活中的沉淀,因此独特的饮食习惯是可以反映出特定人群的性格心理特征的。


相关文集:

每天读点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