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些牙痛患者在看到大夫的那一刻,就会感觉好多了; 一些迷信的人找神婆给自己看病,即使神婆开的药丸只是一些并不能治病的维生素片,但是病人吃了以后还是会感觉舒月良了些,这是为什么呢?
“安慰剂效应”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对某人或者某种物品的效能表示信任的时候,自身的症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安慰剂效应”。最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牙痛患者之所以看见医生会感觉好一些,“病人”吃了神婆的“假药”会觉得舒服很多,这都是一种心理作用。牙痛患者觉得马上会有人来处理他们的牙病了,从而情绪便放松了下来,病痛也便得以缓解了;假药可以治病,也是因为病人“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心里得到安慰,症状便得到缓解。为什么会因对方喜欢自己而喜欢上对方。
心灵的依赖
在临床医疗上,经常会用到“安慰剂”。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外形似药的制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于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或崇拜的病人,能在心理上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预期的药效。
当然,安慰剂并不是对所有人都能发挥效用,只有对那些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的人才能发挥作用。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安慰剂效应”的实施者在进行“欺骗”,其接受者“上当” 了。但是,在某些时候,用善意的谎言安慰人的心灵,也是值得肯定的。例如,某人得了绝症,亲友告诉他只是普通的疾病,可以避免因得知真相后的恐惧而导致的巨大的心理压力。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总会需要精神的安慰。
心理掲秘
生理和心理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当心理得到积极的暗示和安慰,就会促使生理上也产生相应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