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热门关键字:  
  • a
  • b
  • c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内容

为什么我们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第八章第6节

2012-05-15 18:21:42      来源:向日葵网 点击: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是会说:“我是一个诚实的人,我不会欺骗别人”、“我很胆小,难有出息”、“我做事总是马马虎虎”……结果说自己诚实的人真的很诚实,说自己没出息的人也会一事难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标签效应”
很多人会对自己做出一番描述,不管这些描述是对是错,都好比给自己贴上了 “标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这是因为,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是什么导致我们总是心存侥幸
标签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当我们给自己贴上标签之后,就会受到这样一种心理暗示,觉得自己应该做那样的人,并会那样去做。这种暗示有时是积极的,有时却是消极的。最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例如,有人觉得自己舰一顿夫,认为自己难成大事,这样的心理暗示会对他的心理产生一种阻碍作用,使其真正成为自己原先认为是的人。因此常说自己很懒的人’即使事实上并不懒,慢慢地也会被潜移默化地变得懒惰。
而人们之所以喜欢给自己贴标签,其实也是在心理对自己的一种认同或者归类,使自己获得某种归属感,从而得到认同或者赞扬。而不是被摒弃于某群体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而对自己做的消极的定位。例如,出于对艰难痛苦的畏惧,人们就会给自己定一些标签,告诉自己“我永远也不会成功”、“我就是这么笨,努力也没有用”,通过这样的自我定位,回避现实,但是这样的自我定位是会阻碍个人的发展的。
心理揭秘
人们总是不断地给自己贴标签,而贴标签的目的就是想成为标签中所描述的样子,或者是为了逃避现实而给自己找的借口。


相关文集:

图解日常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