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活中的许多第一次,会给今后的生活打下烙印。因此父母要重视孩子的第一次,给他打下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或者对良好的行为进行鼓励。为什么谎话说一百遍就会变成真理。
家教启示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第一次",父母都要予以重视。由于首因效应,在你教会孩子第一次该怎么做的时候,会给他打下烙印,从此开始形成习惯。
比如,有一个孩子叫圆圆,在幼儿园上大班。老师要求圆圆回家复述上课时老师讲的故事,并由父母把它写下来。当时圆圆妈妈工作特别忙,晚上加完班回家已经9点多了,但她还是认真地对待孩子讲的每一个故事,把它工工整整地写在本子上,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结果圆圆的第一本作业得到了老师奖励的一面红旗,成了班里最好的作业。为什么一个眼神会让人忐忑不安。
圆圆受到了鼓励,就把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用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上学后她经常拿到学校的各种奖项,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又如壮壮,在小学一年级时,一天晚上他拿着《新华字典》,让爸爸帮他查生字。爸爸先问他老师是否教过查字典,他说老师教过了,但他不太熟练。爸爸就让他自己查。刚开始壮壮有点畏难,爸爸就告诉他不懂的地方爸爸再教他,但他必须先自己查。
壮壮自己去查,果然查到了这个字。后来他再也没有让爸爸帮他查过字典,而且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自己的事,只要动脑筋能解决就自己解决,实在不懂才去问父母和其他人。这种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大大提升了壮壮的学习能力。
这两个事例都说明,“第一次”会对孩子打下多么深刻的烙印,多么深远地影响他今后的生活。
作为父母,要重视孩子生活中的许多第一次。比如:孩子第一次在学校受老师的表扬,父母在勉励孩子的同时,要告诫孩子珍惜荣誉;孩子在学校第一次受到了批评,父母不要盲目责怪孩子或说老师的坏话,而要鼓励孩子把事情经过讲清楚,帮孩子分析原因;孩子第一次与同学发生矛盾,父母不要护短,要教育孩子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培养孩子开阔的胸怀;孩子第一次参加学校活动,难免会胆怯,父母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在探索中寻找成功的快乐。相反,父母如果不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就可能给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一天晚上,冰冰的妈妈下班回家,冰冰马上端出饭菜,兴奋地告诉妈妈,这是她第一次下厨,并满怀期待地让妈妈给“打个分”。妈妈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菜,马上吐了出来。当时她又累又饿,脱口而出的就是不耐烦的指责:“你当盐不要钱呀,这么咸怎么吃呀!不会做就别瞎折腾,浪费粮食!”结果女儿深受打击,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主动为妈妈做过任何事情。
心理知识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给被试者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字词,然后让他们以任意的顺序回忆。结果表明,位于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比中间部分的字词更容易回忆,在心理学上,前一种现象叫“首因效应”,后一种现象叫“近因效应”。
“首因”是指最初的印象,它会给人的认知活动造成强烈的影响。
这是为什么呢? 一篇文章、一套数据,开始的内容比后面的部分记得清楚,是因为新的刺激能引起兴奋,在大脑皮层留下较深的痕迹,以后回顾起来比较容易。思维的过程也表明:人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定势”,即“先人为主”。初次印象是思考问题的起点,人们分析问题、判断问题是从这个起点向后延续的。
首因效应使人类有一种特性,就是对堪称“第一”的事物有天然的兴趣和较强的记忆。比如,你能列出很多第一,如世界第一高峰,中国第一个皇帝,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可是紧随其后的第二,你能说出几个呢?
由于首因效应,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对“第一次”情有独钟:你会记住第一任老师,第一天上班,第一次恋爱,等等,但对第二可能就没有那么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