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类型
根据中学生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考试技能和复习技能缺陷型
这一类型的考生在考场上极为紧张,什么都想不出来、做不好,而出了考场,似乎又什么都想起来了。他们通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情绪失控,其实是他们的考试技能或复习技能有缺陷。有些考生平时就有学习技能缺陷,如粗心大意、不会组织考试时间、认知易出现偏差、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等,以致当考试中出现新题、难题,就会感到情绪紧张。
(二)考场“走神”型
考场“走神”型者在复习过程中较为平静,在考试的开始阶段也能集中精力答题,但在考试的后半部分则经常因与考题无关的事情分心。由于过分担心自己的成绩和追求完美,即使遇到一些平时可以答得出来的题目,他们也会出现记忆不清、材料组织较乱或表达失误等。暴饮暴食与心理有关。
(三)丧失信心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由于过去经历了多次考试失败,对自己失去了倍心,在内心里已放弃丫考试。表面上看,他们对考试冷漠、不感兴趣,缺少复习的热情和倍心,对自己不报什么希望,但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是焦虑不安的。什么也不做,或者对考试无能为力,这使他们积累了对自己的怨恨和紧张,并可能会将这些不良情绪发泄到其它事情。如上课扰乱纪律、对同学和老师充满敌意等。实质上,这不是真正的无所谓,而是以这种方式保护自己。
(四)避免失败型
这类考生的唯一动机就是避免失败,为了这目标,他们在考试前过分投人和认真,从而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并在考前达到顶点。通常,他们在紧张情绪的驱使下,复习时钻牛角尖,沉浸在细节巾,不能顾全大局。此外,由于他们不可能保证每次考试都不失败,所以一旦某次考试失败,他们就变得更为焦虑,更为害怕失败。高考心理辅导。
(五)完美主义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以致于难以达到。他们往往是成绩拔尖的学生,过去考试也经常取得好成绩,因此在重要的考试时,他们便给自己定下一个过高的要求,主观目标脱离了客观情况。由于只有得到极高的分数才能解除焦虑,所以他们面对评价时,非常焦虑,并产生消极的情绪;临考前一点点小的失误都会引起害怕和紧张,降低信心;而在考场上,如果遇到了难题,则马上会想到自己的失败,过度自我批评,引起惊恐的情绪。心理学家认为,追求完美本身无可非议,但要以适当的方式去投人,能够排除杂念,向日葵,一心一意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更需要注意的是,完美主义者比一般人更易体验到失败,对挫折更为敏感,消极的情绪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会影响到以后的考试与学习,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