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健康,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但对于健康的认识却往往比较模糊,人们总是简单地认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其实不然。在现代社会,心理疾病越来越多地困扰着人们,这说明其实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一个重要部分,人们不仅要关注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了如下定义:“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具体可以化为三项标准:一是没有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二是没有主观不适的感觉;三是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可见健康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道德的综合体。
我们知道,心理活动的产生是基于生理基础之上的。但反过来,心理上的变化,也能引起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如肌肉、心律、血压、呼吸、新陈代谢等。例如,当一个人心情难过时,肠胃的蠕动就会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降低,会吃得很少;而当人情绪愉快时,胃黏膜分泌就会增加,胃壁运动也会明显增强,食欲就会比较旺盛。
由此可以看出,人的心理活动对生理反应的影响是很明显的,而心理因素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影响也很大,当然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一般来说,积极、乐观的心理因素能有效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消极悲观的心理因素则会有损于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身心是否健康。
小华本来是一个很开朗的孩子。由于高考不幸落榜,给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有很长一段时间,她整日郁郁寡欢、不思饮食、无精打采、毫无乐趣。但是后来在老师和父母的劝导下,终于恢复过来了,再一次参加高考,顺利进入了大学。
大学毕业以后,小华参加了工作。她基本上生法得很顺心,但是有一次,厂里接到了一项突击性工作,时间紧,任务急,而且要求很高.小华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承担着很大的压力。一向追求高质量的小华带领大家紧张地工作了一个多月。却由于工作难度太大,任务没能顺利完成。这使小华的心里产生了极大的精神包救和思想压力,又加上过度劳累,常常头晕。结果一天凌晨4时突然晕倒。被送进医院,结果到医院检查出高血压、心脏病,而这些疾病主要是由于过度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在医院,经过一个阶役的治疗和调养,小华的血压渐渐降下来了,并趋于稳定。这都得益于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心理调节,又得益于她自身对健康的重新认识,得出“六心"理论,来促进和保持身心的健康。这”六心”分別是:热心,这佯才能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又能让自己快乐;乐心,她发现绝大多数健康长寿之人都胸怀开闲、思想开朗、豁达乐观。因为“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宽心,正所谓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与人交往要心胸宽广,不计个人得失,还要有容人之量,心宽则体胖,体健则神爽;忘心,要善于忘掉一切不利身心健康的不良情绪,多想想开心的事,让自己高兴起来;童心,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身体也就会因此而充满活力;静心,在紧张的工作生法中,要学会忙里偷闲,静修养心对健康是很有好处的,精神安静,自然会心平气和、延年益寿。
由此可见,良好的心理对保持身体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身体生病了,而是我们的心理生病了。因此,保持健康,不仅仅是简单地做做运动,锻炼锻炼身体,吃点保健品就能够轻易做到的,我们还应该多注重心理的调节,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凡事想开些,克服紧张、恐惧、焦虑和痛苦等不良情绪,这样才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我们的生理机能的完善和健全。此外,当我们生病的时候,要仔细思考一下生病的真正原因,不要害怕,也不要病急乱投医,要以正确的心态来认识它、对待它,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有些病,只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它是可以不治而愈的。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人类的幸福只有在身体健康和精神安宁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而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愉快的情绪,才是幸福的真正根源。因此,应该关注我们的健康,重视我们的心理。
现代社会,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和享受,并创造了许多的机遇和成就,但同时也让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无尽的烦恼,使心理过于疲惫,并受到损伤,也给其身体健康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致使各种各样的疾病乘虚而人。
因此,健康要从心开始,对于每一个想要拥有健康的人来说,关注身体健康、注重身体锻炼和保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心理健康的状态,注重心理素质的提高,这才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根本。只有身心都保持良好的状态,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和快乐。
相关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