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到东直门办事,想起同学开的公司就在附近,好久没见了,就去探望她一下。结果,进屋还没等我说话,她就一把把我拉到会客厅,跟我发起了牢骚。原来,她老公总爱使用领导对下属的口吻和她说话,她做的每件事情,他都要评价,不幸的是,基本上没有积极的肯定,每次都是站在“期望你更完美”的角度上要她能“不断改进”。她想买一件大衣,即便是自己看上了,但只要他觉得不合适就坚决不让她买。我为什么把自己关在房问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困惑。如果她坚持自己的主意,肯定又会造成家庭的争吵,她每次都忍气吞声,但心里一直是愤愤难平,现在积怨越来越多,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吵架。
她也问过老公:“为什么你就不能好好地和我沟通呢?”他老公回答说:“我的本性就是这样,没办法,我就是大男人。如果不这样,我也就不再是我了。”
这位男士对他行为的解释,是他的自我定义。这源于过去他一直如此,其实他在说:“我在这方面已经定型了,我要继续成为长久以来的这个样子。”如果人保持着这种态度,根本就是在扼杀可能成长的机会,从而给自己留下永远无法改变的问题。
标定了自己是何种人——“我一向如此,这是我的本性”。这种态度只会加强你的惰性,阻碍自己的成长,也是一种自我设限。一个来自鲨鱼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里,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透明的看不到的玻璃,奈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会放一些鲫鱼来喂鲨鱼,所以鲨鱼并没有缺少过猎物,只不过它总想到对面去,想尝尝那些美丽的热带鱼的味道。每天仍是不断地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得伤痕累累,浑身破裂出血,这样持续了好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了,好像它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投喂的鲫鱼,然后用它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呈现它那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
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熟视无睹,甚至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
或许这位男士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大男人”而像实验中的鲨鱼一样受到了惩罚,或者是做“大男人”而受到了鼓励,因此就一直沿袭这个习惯,把它视为自我的一部分,如果改变就意味着自我的丧失。
可是,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固守那个僵化的自我的行为本身就是丧失自我,佛教称“我执”。
很多人都容易把“自我描述”当成自己不求改变的辩护理由,一旦标定了自我是什么样的人,实际上在否认自我,因为当一个人必须去遵守标签上的自我定义时,自我就不存在了。他们不去向这些借口以及其背后的自毁性想法挑战,却只是接受它们,承认自己一直如此,这终将带来自毁的恶果。
描述自己比改变自己容易多了。无论什么时候你要逃避某些事情,或者掩饰人格上的缺陷,总可以用“我一直这样”来为自己辩护。实际上,这些定义用了多次以后,经由心智进入潜意识,你也开始相信自己就是这样,到那时候,你定了型,以后你的日子就注定就是这个样子了。
还有一些人不愿改变是因为别人会从自己的成长中获得益处,苹果树的故事就体现了这类人的心态:
一棵苹果树,终于到了结果子的年龄。第一年,它结了 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 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 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其实,它还可以这样:放弃自毁行为,继续成长。比如,第二年,它结了 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向日葵,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但是,如果苹果树为了别人能从它的成长中受益就停止自我改变和成长,那它自己永远也长不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