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受到很多信息的干扰。例如当你正坐在书房,准备好好看看要考试的资料的时候,.屋外传来鞭炮的响声,这时,你可能走拜窗边看看哪里有了喜事;或者你学习状态刚入佳境,可电话响了,原来是好朋友约你一起逛街,去还是不去呢,心里有点乱,即使不去,也进入不了刚才的状态了;或者正看着书,邻居那边吵起来了,虽然听不清吵的是啥,但是争吵声已经成为学习的背景音,让自己不由自主地分神……
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10分钟往往比分心学一个小时更有效率。外界的一切都在争夺着我们的注意力,这些信息不停地竞争,大大地干扰了我们的注意力。但是,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因此,要让自己全力以赴地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排除来自外界的干扰。
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学习。当许多人聚集到如此肃静的场所,相互间一抬眼就能看到对方紧张学习的样子,使得人的竞争心受到刺激,就能更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因此,图书馆或者自习室这样的地方,除了能有效地排除外界干扰之外,还能为我们引入竞争机制,让我们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来学习。
这种竞争心理效应被称为“社会助长效应”,这种竞争心理效应已经被
很多研究加以验证。
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在研究中也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
他让被试者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成25公里的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者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现象。显然,有竞争对手的时候做事效率更高。
心理学家考特雷尔也做了类似的实验,同样也证明了这个现象。家庭教育不能自相矛盾——手表定理。
他请学生们来实验室学习一些无意义的音节,请学生们尽可能记忆,然后在屏幕上打一些迅速闪动的词,学生要在词闪动的剎那间把刚,学习的无意义音节辨别出来。学生们被分成三组,分别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完成学习任务。在第一种条件下,学生一个人在实验室单独进行;在第二种条件下,有学习者的两个同学在场,而且这两个同学对该实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第三种条件下,虽然也有两个观众在场,但是这两个观众的双眼被蒙了起来,因而无法知道学习者完成任务的情况。结果发现,在第一种和第三种条件下,学生们的成绩是一样的,只有在第二种条件下,学生才有提高,发生了社会促进的影响。
由此,心理学家们认为,一个在高度觉知和高度评价条件下完成任务的人,比一个不知道或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被人评价的人完成的好。这就是社会促进产生的机理:自我觉知和他人评价使个体在不知觉中感受到竞争压力,从而激发了个体强烈的动机水平。
当我们明白了社会助长原理,就会明白古代为什么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还找个穷孩子当“陪读”,也会在自己的学习中主动引入竞争机制,这样能让自己学的更有效率,从而能抵御来自外界的更多的干扰。
但是,摒除了来自外界的信息干扰,我们可能还会受到自己内心的妨碍,“私心杂念”就属于这一类情况。本来眼睛盯在书上,可是头脑中忽然冒出前两天学习的歌曲,或者一个念头钻出来:小丽穿那件衣服可真漂亮呀!等等。
可见,我们光是摒除了外界信息的干扰,并把自己纳入竞争中,有时候也难免被来自自己内心的“杂念”所击败。对于头脑中的这些杂念,你越想消灭它们,它们反而更强烈,最后使被干扰的人无法正常学习。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弹效应”。心理学家瓦格纳通过经典的“白熊实验”,证明了人的这种心理。
他把参试者分成两个小组,命令人组在头脑里默想白熊五分钟,在同样的时间条件下则让8组不要想白熊。两个小组的参试者们每次想起白熊就按铃。过了 5分钟以后,调换过来,这次则要求人组不要想白熊,而要求8组尽情地默想白熊。在实验中,我们把尽情回想白熊的时间命名为“表现期”,而把禁止想白熊的时间命名为“抑制期”。一开始尽情地想过白熊的人组在抑制期间内比8组更容易抑制对白熊的想法;相反,开始就抑制对白熊的想法的8组,在后面的表现期间中,比八组表现期间想白熊的次数更多,按铃的次数也比人组多。通过这项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想要抑制想法,反而会让人执著于抑制的想法,从而产生与自己的意图相反的效果。因此与其无条件地抑制空想或杂念,不如适当地表现出来,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可见,越想彻底消灭杂念,让杂念死光光,杂念就越强。一阵狂风吹过,心理咨询,树枝会摇曳,树叶会沙沙作响。如果有一棵树,风在劲吹,枝叶却纹丝不动,这是多么艰难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