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助长效应,社会助长也叫社会促进,指因为他人在场,促进了个体的行为能力或水平。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身处的每一种社会情境都解释成竞争性的,而单独一个人时,就觉得无所谓输赢好坏,怎样都可以。人没有比较,又没有即刻目标,便很容易产生惰性。而人一旦身边有了同类,就或多或少要感受到竞争的压力,这其中还常常暗含着评价作用,个体会情不自禁地想:“他们可能正在注意我干得怎么样呢?我一定要好好干,让他们瞧瞧。”况且,在社会情境中,人们还害怕被抛弃,总想要社会中的同类喜欢和接受自己,而当个体确实知觉到自己与他人在一起将有可能发生互动时,这些动机更为强烈。
但是,人们在共同工作或有人在旁边观察的时候,活动效率相比单独进行时并不是都会升高,有时也会降低。那么,究竟什么情况下活动效率会提高,什么情况下会下降呢?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从事的任何一种活动,总有熟练的地方,也总有不熟练的地方。如果熟练的成分占优势,那么社会促进作用就表现为活动效率的提高;反之,如果不熟练的成分占优势,就表现为效率的降低。
反弹效应
反弹效应也叫后抑制反弹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即越是抑制自己的想法,反而会产生更多的想法。这种违背我们直觉的方式不仅是错误的做法,而且会使得事情变得更糟糕一努力压抑思维的这种行为导致了思维更为强烈的“报复”。
我们先看一个故事,了解一下“社会助长效应”对我们行为的影响。
两百余年前,洪川大师来到京碧寺,寺庙里的和尚就请他写第一议谛”四个字准备挂在寺门的匾额上。洪川大师每写一字,都要精心构思,反复揣摩,真可谓呕心沥血。可是替他磨墨的那位和尚,却是个颇具眼力而又直言不讳的人。洪川大师的每一勾一捺,只要有一点点瑕疵,他都会“挑剔”出来。分数不是一切——晕轮效应。
洪川大师写了第一幅以后,这位和尚这么批评:“这幅写得不好。”
“那这一幅呢?”
和尚摇头说:“更糟,比刚才那幅还差。”在一边的香客悄悄地对方丈说:“大师不在状态,会不会是因为大师嫌润笔费给的少了呢?”
于是方丈向洪川大师委婉地提出了增加润笔费。洪川大师本来是位一丝不苟的人,见此情景,也不说话,耐着性子先后写了84幅“第一议谛”。遗憾的是,没有一幅得到这位和尚的赞许。
最后,在这位“苛刻”的和尚离开如厕的空隙,洪川大师松了一口气,在心无所羁的心境下,自由自在地写出了第85幅“第一议谛”四个大字。那位和尚回来一看,翘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神品!”
洪川大师之所以前84次都写的不甚满意,都是因为有旁人在场,反而使他不能很好地发挥。也就是说,旁人在场,有时候会促进我们的行为,有时候则相反。关键在于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否是机械而熟练的,如果是,则他人在场会促进行为,如果不是,则会受到阻碍。
由于存在“社会助长效应”,那么,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多利用它的积极方面,同时克服它的副作用。当我们的某种活动能够进行得比较熟练时,就可以大胆在人前显示一番,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活动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培养起我们的信心。如果觉得还不熟练,那就且慢“献丑”,还是独自埋头学习、苦练为好。
而“反弹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顺其自然,不要与学习中的杂念对抗。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烦恼)与欲望积极有效的行动,即焦虑(烦恼)与欲望(杂念)成正比,与积极的行动成反比。
许多人正因为致力于排斥学习时候的杂念,反而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杂念上了,这时,他们的意识范围缩窄,不再关注学习、交往和生活,眼睛里只有那个杂念,因此杂念这个症状相对地被放大了,这就使他们能更加敏锐,也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捕捉到杂念本身细微的变化,从而想入非非,沉浸于杂念的困惑之中。也就是说,因为高度注意杂念(欲望:),他们会对杂念更加敏感,这样下去的结果,是杂念被强化了。杂念被强化后,就会更急切地要摆脱它,然后又更多地去注意杂念……
这样过分的控制,会造成过分的压抑,从而导致过分的自我否定,形成自卑、不自信,徒增更多的烦恼、痛苦和学习障碍。
消除杂念最好就是顺其自然,不再与杂念作无谓的、徒劳的对抗,带着杂念学习,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学会与杂念和平共处。
能有效管理空想或杂念的方法就是,在脑海里想起这些念头的时候,把这些念头直接记在纸上。如此一来,你可以从继续要维持想法或者坚持要这种想法的压力中解脱出来,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书里头。
刚开始读书的时候,也许你需要记数十次,但过一两个星期以后,你会发现,杂念会明显减少,向日葵,注意力会得到更好的集中。学习时间一结束,你就可以尽情地去想记下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