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和动机是人的主要社会动机之一。亲和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和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和需要引起亲和动机,而亲和动机则导致亲和行为。
亲和能满足个体的社会性的需要,如交往与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等等。亲和还能让个体获得信息。在孤单的环境中,个体获得的信息来源很少,会产生不适应和不安全的感觉。亲和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同时,髙兴的时候与他人共享快乐,痛苦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排解忧愁,亲和也能减轻人的心理压力。在一个群体中,如果无人做伴,往往使个体陷人窘境,而且他人容易对个体产生某种负面的评价,因此,亲和也是避免窘境的需要。
第一次被邀请参加业界的聚会很紧张和惶恐。聚会时,自己谁都不认识,而其他人都三三两两地聚成小圈子在亲密地聊天,听得出他们大多在聊私人的话题。那时候感觉真是窘迫,自己似乎成了一个每个圈子的局外人,真有种马上离开的冲动,直到我看到一个独自坐在角落里像我一样局促不安的人。我大胆地走了过去,向她介绍了自己。后来我们成了在职业成长上相互促进的好朋友。第一次参加比赛得了奖——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社交恐惧是很多人难以克服的,尤其是参加一个已经组成的团体,这个团体里,别人都很熟悉了,如果你想避免孤家寡人的局面,需要观察一个看起来和你有共同点,并且可能容易接近的谈话圈子,靠近他们坐下来。在你开口之前,要听一听他们正在讲些什么,由讲话人的品格风度来判断一下自己参加进去是不是合适。如果你觉得不合适,你可以再到别的圏子去试一试,不过记住,在你开口以前,你必须先用你的耳朵和眼睛仔细倾听和观察。
除了学会让自己更自然地融入一个团体,还要注意“团队主义”带来的狭隘思想。相似的人聚到一起,确实能够增强群体的安全感和行动力量,但是又会因为缺少不同的声音和意见,而容易缺少活力,限制发展。因此,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曾在一个朋友的博客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感觉受益匪浅,现与大家分享。
一位居士到一处佛教名山拜访,在山寺中遇到一个谈吐不凡的老僧人,居士便主动上前与老僧人交谈,说一些自己对佛学思想的领悟,希望得到老僧人的指点,但说了很久,老僧人偶开尊口,却只说八个字,时而是“是的,是的”,时而是“也对,也对”。几个小时下来,居士差不多把这几年学佛的思想体会说遍了,老僧人说来说去始终是这八个字。居士不解地下山后,想了很久才忽然理解了老僧人这八个字的含义。当老僧人赞同自己的说法的时候,老僧说的是“是的,是的”,而若自己所说的与老僧理解有差异时,老僧便说“也对,也对”。
这位朋友感慨到:当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相同时,“是的,是的”是人之常情,但是,当别人的想法与自己出现分歧时,能说“也对,也对”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了。心理咨询,这里不仅体现了自己的自信,也体现了对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尊重和认同。在没有标准答案的前提下,很多人因为看法的不同而产生纷争甚至冲突的事例还少吗?其实,能够接纳别人的观点,包容别人的不同,也可以扩展自己的思路,这种“和而不同”的态度同样也是追求共赢的“你好,我也好”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