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每天都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也都希望自己增添更多的魅力,能够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吸引别人的目光,得到众多人的青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社交场合表现得很出色。然而社交魅力的产生,并不单单是指一个人聪明、仁慈、有活力、长相漂亮等,虽然这些都是构成一个人是否受欢迎的条件。心理学家认为,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性格或特征,而是一个人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只有具备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魅力,才能在社交中如鱼得水,备受青睐。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人际关系就是人和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当然这种关系有亲疏之分,例如朋友之间亲密无比,而与陌生人则只是简单寒暄。社交魅力是拉近彼此关系的一种力量和资本。就像去商店买东西,有的东西怎么也看不上,而有的东西一看见就喜欢,甚至产生爱不释手的感觉。其实社交也是如此。彼此之间社交关系是否建立,与双方的心理需求、情感喜好以及对方散发出来的自身魅力有很大的关系。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人们的内心会产生很多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会对彼此的交际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和规律被称为“心理效应”,是指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的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并且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
人际交往中,也有很多常见的心理效应,例如“首因效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一般来说,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是不易改变的,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在生活中,我们与某人初次见面,如果对方在言谈举止、穿着打扮方面表现得随意或者邋遢,你就会对其形成不好的第一印象,从而心里产生厌恶,即使以后他改变了形象,你也难以改变自己的态度。这就是心理效应的作用。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社交魅力来自哪里?个人的举止表现、性情仪态、穿着打扮是展示社交魅力的基础,而巧妙运用心理效应,则相当于给社会交往增加了催化剂,并能更好地将自己“推销”出去。所以,魅力来自于你的自信和友善,也来自于对别人心理的掌握和应运。
姚小姐应邀去参加一个公司内部的聚会聚会那天人很多,但是她却很少看见熟悉的面孔,姚小姐本来兴致很高,可是抬眼望去,四周都是一些陌生的脸孔,这令她觉得很不自在,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和人打招呼。姚小姐平时是一个社交能力很强的人,能说会道,然而一到关楗时刻,反而发挥不出来了。
正当她犹豫不决并有所失望的时候,会场上出现了这样一位先生,他从容不迫地过来和姚小姐打招呼,并且泰然自若和她侃侃而谈,他的很多话,都让姚小姐感到很舒服,觉得对方既开朗又热忱,态度亲切并有感染力,她不禁暗中佩服他的社交魅力。
两人很快熟悉起来,姚小姐不禁向他请教交际的技巧。那位先生告诉他,社交除了注重自身的表现以外,还要善于观察別人,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懂得一些心理效应和心理技巧,给予对方心理上的打动,这样更能增加自身的魅力。最后他说:"比如我发现你有些拘谨和犹豫,想必是在这里找不到熟悉的人。内心缺少依靠,看你应该是个比较活跃的人,只是没有发挥出来,需要有人带动一下,于是我就来了。”
在我们生活的四周,总是有这种魅力无穷的人。他们非常易于觉察人际往来的微妙关系,只要有他们出现的地方总是很能带动气氛,使人如坐春风,乐于和他们接近。
现代社会,因为社交与工作流动性的增加,都市人每天遇到陌生人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时候把自己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如何才能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如何增加自身的魅力,就需要我们把握一些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充分利用这些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或避免这些效应的消极作用,从而更好地构筑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社交中,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架起交际桥梁的基石。与人初次见面时,仪表、谈吐、礼节、态度等方面的良好表现,更容易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更容易得到对方的信任,为以后关系的加深打好基础。
还有一种心理效应叫做“光环效应“,就是人们容易把人或事物的优点或者缺点放大,甚至以点概面。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产生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良好,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反之,则被赋予其他不好的品质。例如,当一个人身上的某一点表现得很突出,如精通音乐,别人就会觉得他在其他方面也是很优秀的。因此,在社交中要善于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尽量避免自身的缺点,给自己带上美丽的光环,使自己光彩照人。
当然,很多心理效应也有其消极的影响的,我们一定要合理利用,不要弄巧成拙,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总之,参加社交活动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我们一定要以健康的、正确的心态来对待社交,充满真诚与自信,增加自身的社交魅力,“秀”出一个精彩的自己。
相关文集: